《中國服務業發展報告2016:邁向服務業強國》 成果發布會暨研討會在京召開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經濟管理出版社協辦的“中國服務業發展報告:邁向服務業強國” 于2017年4月5日在京舉行。與會著名專家學者知名服務業企業代表共同研判了服務業發展形勢和趨勢,討論了建設服務業強國的約束條件、目標、時序和主要路徑,提出了建設服務業強國的政策建議。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杜志雄研究員主持會議。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研究員、經濟管理出版社楊世偉總編出席了這次會議并代表主辦、協辦單位致辭。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研究員做了總結發言。在京30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了這次成果發布會暨研討會,并對會議進行全面詳細報道。
經濟管理出版社總編輯楊世偉在成果發布會暨研討會上致辭
財經院副院長夏杰長研究員代表課題組做主題報告,財經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代表課題組做專題報告。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姜長云研究員、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李鋼研究員、騰訊研究院副院長閆德利研究員、百度研究院副院長張麗君研究員、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崔瀚文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服務創新研究部主任藺雷副研究員分別發表了各自的精彩論點,并對如何進一步完善研究報告、如何推進服務業強國建設、如何發展新經濟新服務新業態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
夏杰長研究員作主題報告
財經院課題組報告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很突出,服務經濟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課題組利用WIOD數據,在分析發達國家服務業發展經驗和中國具體國情的基礎上,構建了我國建設服務業強國的指標體系,并利用趨勢外推法和使用法等方法預測服務業發展趨勢,提出中國建設服務業強國的奮斗目標和衡量標準,主張四步走戰略建設服務業強國:一是夯實基礎階段(2016-2020):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9%,服務業就業占比達到47%。服務業的主導地位基本確立,邁向服務經濟時代邁進步伐顯著加快;二是奮力攻堅階段(2021-2025):到2025年,服務業增加值和就業比重分別達到66%和52%。服務業在經濟中主導地位正式確立,中國正式進入“服務經濟時代”。這一階段,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仍然低于發達國家,離服務業強國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三是初步實現階段(2026-2030):到203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72%,服務業就業比重達到56%。服務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生產性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63%?;具_到服務業強國的中等水平。四是基本建成階段(2031--2050):將建成3--5個全球服務業中心城市,將其打造為全球高端服務業集聚中心、主導和引領全球價值鏈,經濟控制力顯著增強,位于世界最發達的服務業強國行列。
課題組認為,國家服務業中心城市是我國參與服務業全球競爭的核心地域、國際交往的國家門戶,同時也是對所在區域(跨省地區)具有強大的服務能力和輻射影響力的城市??v觀世界服務業發達國家,都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服務業中心城市,比如,紐約、東京、倫敦、巴黎等。我國要建設服務業強國,同樣要在建設能級強大的服務業中心城市做文章。北京、上海最有可能成為世界服務業中心城市,其他一線城市也應向建設全球服務業中心城市邁進。世界服務業中心城市的打造,有助于提高我國服務業集聚度和整體提升我國在世界服務網絡中的引領和控制能力。深圳、重慶、天津、廣州、杭州、沈陽、南京、武漢、成都、西安、青島、長沙、鄭州、昆明和烏魯木齊十五大城市,目前最有希望成為具有金融、貿易、科技創新、商務服務樞紐和文化交流門戶等綜合服務或專業化服務功能的國家服務業中心城市。
課題組認為,建設服務業強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發力、多管齊下打“組合拳”。比如,要通過深化服務業改革、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激勵服務創新、構建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推進服務業與制造業和農業的深度融合、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創新政府治理和市場監管方式、掌握服務業標準制定的主動權主導權、唱響“中國服務”品牌等措施,助推服務業強國戰略目標如期實現。
該成果已經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