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第六屆中國工業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2017年12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主辦了第六屆中國工業發展論壇,發布了《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7》,《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7)》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主編,集工業經濟研究所全所之力撰寫的連續出版物,已連續出版了22年?!吨袊I發展報告(2017)》包括總論、綜合篇、產業篇、區域篇和企業篇,主題是:“面向新時代的實體經濟”,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時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進一步推進實體經濟發展、提高實體經濟發展水平,對于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出提到實體經濟的發展問題,例如,“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加快制造強國建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等等。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關于發展實體經濟的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此次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工業發展論壇暨面向新時代的中國實體經濟學術研討會”,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與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經貿大學、天津財經大學等專家學者百余人出席會議,圍繞實體經濟的分類、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實體經濟的地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新時代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研討。
史丹
李揚
此次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史丹黨委書記兼副所長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揚研究員發表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黃群慧所長做了題為《面向新時代的中國實體經濟》的主旨報告。經濟管理出版社楊世偉社長發布了《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7》。
會場
黃群慧
楊世偉
論壇第二部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崔民選副所長主持,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季曉南主席、國務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劉應杰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趙昌文部長、工業與信息化部規劃司李北光副司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楊瑞龍教授、北京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主任,原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國有教授、天津財經大學原副校長、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于立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夏杰長副院長先后做了精彩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李海艦副所長進行了大會總結。